欢迎光临 黄冈市黄州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黄州区法院顿韬同志在“不忘初心跟党走”征文活动中获奖

时间:2018-08-14 阅读:984

微信图片_20180813164514.jpg

图一

微信图片_20180813180203.jpg

图二


今年6月,中共黄州区委组织部下发通知,在全区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不忘初心跟党走”征文活动。黄州区法院顿韬同志撰写的《不忘初心 不负韶华》一文在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获奖全文:

 

不忘初心  不负韶华

——黄州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 顿韬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出自诗经,意思是事情都有个开始,但很少能到终了,做人做事要坚守自己的信念,才能善始善终。

“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一次听到周强院长这句话时,当时还是在校园,老师说执行工作同审判一样重要,没有执行的强制保障,那承载着当事人期盼和法官智慧的法律文书就同白纸一样。但没想到的是,进入法院不到半年的时间我就被分到了执行局。

初入执行局的时候,我是没有丝毫准备的,但对任何事物都有兴趣的我,并没有觉得分配到执行局是同他人说的一样是件“不好的事”,相反还很期待这个新环境给我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在见过分管领导和同事之后,就开始了我的执行局生活。分到执行局的第一天的晚上,就碰到了局里安排加班,当我走出法院大门的时候,月亮已经升到老高了,路灯把我的影子拖着很长。第二天、第三天,甚至是周末上午都在被安排加班,我开始意识到来执行局可能是件“不好的事”。每天都仿佛有做不完的事在等着我,他们大多是机械的,程序性的,十分枯燥繁琐。老实地说,刚开始的一、两周我是抱着得过且多的心态工作的。接下来的日子,局里也一直在加班,将加班时间固定为每周一、周三。但为了完成执行工作的3个90%目标,其他时间还是有许多同事都会自觉加班。在这些日子里,我明白了许多。

“来执行局还习惯吗?有没有熟悉一下最近新出来的法律规范?”这是我们执行局一位老前辈对我说的。他在审批签发我送去的文书的时候,指着他办公桌上打印出来的一摞材料。在领导不经意的一句话中,我悻悻地走出了办公室。领导口中的那摞被两个大长尾夹夹着新旧不一的A4纸组成法律规范一直在我脑海中挥抹不去。后来,我也将新出的法律规范打印出来同诉讼法中关于执行的法条放在一起,到现在也有薄薄的一摞。当有疑问或是不确定的时候,我就会翻翻它,比直接用手机搜索更直观好用,记忆也更深刻。在这里,我明白了什么是终身学习。

第一次接待当事人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来的是一对中年夫妻,50岁左右,从他们激烈而不流畅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很焦急。我把他们带到院里面的接待室,才得知他们的来意,他们的案子立案之后很长时间都没有进展。在给他们做执行笔录时,他们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基本上我问什么他们回答什么,而且说得十分仔细,很怕我没有记录清楚。做完笔录后,我告诉他们会将这份笔录交给执行员看,告诉执行员相关的情况。他们听后一直感谢我,说我是一个好人。那一刻我很感动,自己的一个很平常的行为,对他人意义深重;一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执行笔录,却承载着他人的希望。在这里,我明白了什么是工作价值。

由于我的证件还在办理之中,无法出外勤,只能在办公室处理文字工作。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没有那种晚上7点钟赶火车出差,忙了一天后,第三天6点钟赶回来,吃了早餐后继续上班的经历;也没有一下午外出处理五六件协助调查的经历。在这份幸运中,我慢慢地开始适应了这个集体。这个集体的人“脾气很大”,经常和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大声地“争吵”,只为维护胜诉者的权益;这个集体的人“很固执”,常常为了能执行完毕一件案子而忽略了时间概念;这个集体的人很“不守规矩”,几乎每次开会都能为讨论法律或实务问题打断领导的讲话。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初心”,也许他们从未发觉,但足够值得我学习。在这里,我明白了什么是爱岗敬业。

执行局里面的人和事是法院的一个缩影,虽然大家都在十分忙碌,偶尔也会有些情绪,但是大家都在为着“打赢执行攻坚战”奋斗着、拼搏着。虽然大家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做着一件件小事,但日积月累、细大不捐,不辜负当事人的信任和时代的重托,在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添砖加瓦。

执行工作承载着每一个当事人的期盼,也闪耀着司法人员的智慧光芒。落实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胜诉权益,是推进法治社会进程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体现着新时代每一位司法干警的责任与担当。虽然我目前只是一个“新人”,是一个充满朝气、稚嫩的90后,但我相信在执行局工作的日子,在这里经历的人或事,都将会时刻提醒我要不忘“初心”,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