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观摩庭审、“沉浸式”体验法官
——黄州区人民法院第二届“小法官”夏令营
作者: 张雅、姚乃心 时间:2025-07-29 阅读:99
法治教育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基石,为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引导他们近距离感受司法权威、体悟法治精神。7月29日,黄州区人民法院开展第二届“小法官”夏令营活动,来自黄州区和团风县6所学校的50余名青少年及其陪同家长走进法院,“零距离”观摩刑事案件,“沉浸式”参与法治实践,在互动体验中播撒法治种子。
上午8点30分,孩子和家长在法院干警的引导下有序进入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中心副主任贾柠畅向大家详细讲解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多渠道立案等实用知识,将抽象的“司法程序”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故事线”。活动中,一名小朋友全程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认真翻阅,遇到不懂的条款便举手提问,面对孩子们提出的一个个充满好奇的问题,法院干警耐心细致一一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解开法院工作的神秘面纱,让他们对法院职能有了初步了解。
8点50分,在第一审判庭内,随着主审法官艾意敲响法槌,一场真实的刑事案件庭审按法定程序有序推进,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每一个环节都严谨规范,让孩子们瞬间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孩子们全程聚精会神,不时还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眼神中充满了对法律程序的敬畏与好奇。
庭审结束后,“模拟法庭”环节,孩子们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更深入地领悟法治精神。在“模拟法庭”上,6名青少年分别扮演审判长、公诉人等角色,在法院干警的指导下,体验庭审全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对司法程序的理解。
“普法小课堂”上,主审法官艾意和法官助理毛慧结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刑事责任年龄、常见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校园霸凌、青少年自我保护等法律知识。针对“认罪认罚”和“累犯”等法律概念,他们巧妙地用“做错事主动承认能得到原谅”类比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多次犯错会受到更严厉批评”解读累犯从重处罚的法理,将专业法律术语转化为孩子们熟悉的生活逻辑。
互动问答环节中,孩子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法院干警为思考认真、表现突出的孩子颁发奖章,并为每一位参与者送上纪念品,以此鼓励他们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
活动结束后,一个特殊的环节让孩子们兴奋不已——试穿法袍、触摸法槌。“原来法官的法槌这么重,就像法律的责任一样沉甸甸的!”12岁的小朋友在体验后感慨道。陪同家长则表示:“这种沉浸式普法比课本教学更直观,让孩子们对‘违法要担责’有了深刻认知。希望能多多举办此类活动!”
此次“小法官”夏令营,打破了传统普法的刻板模式,通过“体验式参与+场景化解读+生活化关联”,让未成年人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法律精神,在主动思考中建立规则意识。黄州区人民法院将始终以“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己任,通过创新普法形式、贴近少年需求,让法治教育真正“活”起来、“火”起来,为培养具有法治信仰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司法力量!